申請美國的研究生的過程中,留學文書的作用是很大的,尤其是個人陳述。那么個人陳述如何寫才能打動招生官呢?一起和小編了解下吧。
一、自我認知
在寫個人陳述之前可以先想想這些問題:
自己的興趣愛好是什么,有哪些特長,有哪些缺點?
高中三年參加過哪些學生工作和社團活動?
在高中階段做過什么研究課題?
參加過什么競賽?得了什么獎?
高中三年的成績是平穩(wěn)還是有起伏,期末考和一模二模成績?nèi)绾? 單科成績有沒有特別突出的?
感興趣的專業(yè)是什么?想要報考哪所學校?
有哪些特征跟想報考的高校、專業(yè)比較符合?
通過自問自答,學生自然就可對自己的特點和優(yōu)劣勢有了明確的認識。
二、重點突出優(yōu)勢
1:興趣特長較多,競賽有獎項,高中課外生活充實的同學
這類學生經(jīng)驗很豐富,成績又好,是名校喜歡的類型,個人陳述里可以羅列一筐東西,但是容易出現(xiàn)兩種效果:
(1) 沒有說突出自身優(yōu)勢在哪里,你的性格特征是什么。原因是在描述這些內(nèi)容的時候一筆帶過,沒有進行闡述和分析,你可以把參加過的競賽過程講一講,自己在社團活動中的角色分析一下,或者描述你從課題研究中學到了什么。
就是說,在描述一個項目時,要突出你的特點,然后去豐富,否則你跟其他拿獎的同學就沒什么區(qū)別了。
(2) 個人陳述里說了很多東西,競賽、社團、課題等樣樣不缺,但是教授感覺你的特長很普通,沒有亮點。
原因是同學在描述的時候沒有搞清主次之分,歌唱比賽、競賽、課題等活動固然都是值得稱贊的,但是在申請大學的時候,要重點介紹參加競賽和課題研究的過程與收獲,然后再分析收獲與專業(yè)之間的關系,這樣才會更加有優(yōu)勢。
2:成績好、有課題但無獎項的同學
競賽得獎畢竟是極少數(shù)學生,大部分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開展研究性的學習,這也是學生培養(yǎng)綜合素質(zhì)的其中一個環(huán)節(jié)。
個人陳述中描述課題研究的部分可以從這幾個角度:選擇這個課題的理由;做課題中遇到的困難,是如何解決的;自己在課題中的角色等等。如果是獨立完成的,可以重點突出你的獨立性。 通過課題研究的闡述可以讓教授了解你是不是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較強的知識綜合運用能力。
另外對于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也可以講一下高效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